江蘇省政府日前召開常務會議,首次專題研究建筑業發展對策,省長李學勇在會上就江蘇建筑業如何搶抓機遇促進轉型升級提出了具體要求。
李學勇指出,做強新江蘇經濟離不開建筑業發展,建筑業發展急需提質、增效、轉型升級。面對當前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江蘇建筑業要搶抓機遇,鼓勵扶持企業抱團“走出去”,尋找發展新動力。
市場不斷拓展 “走出去”成效顯著
近年來,江蘇省緊緊抓住國家相關戰略規劃的實施,積極扶持有條件的企業進入地鐵、公路、機場等政府重點投資領域。同時,加強企業間的資金、技術、管理等要素的互補,鼓勵和支持管理能力強、市場信譽好、技術裝備先進的企業,通過聯合承包等形式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當前,江蘇建筑業發展勢頭良好,省外、境外市場開拓成效顯著,已成為江蘇省經濟的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富民產業。2014年,江蘇省外市場建筑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845億元,占全省建筑業總產值的40%,同比增長17.12%,增速超過了省內市場,帶回江蘇的企業利潤和員工收入近1300億元。
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與省商務廳加強溝通,及時發布境外投資環境介紹以及國家和省級援外項目、境外工程項目信息,鼓勵和支持優勢建筑業企業參與國際工程承包。2014年,江蘇境外工程承包額達到96億美元,全省有對外簽約權的建筑業企業達到350家,建設項目遍布海外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巴勒斯坦等國家,已經成為江蘇省對外承包工程的主戰場。江蘇省交通集團分包的印度尼西亞巴其丹碼頭工程、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巴勒斯坦恰希瑪核電工程、江蘇華能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參建的印尼燃煤機組等項目,不僅為全省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提高了貢獻度,也為江蘇打開“一帶一路”市場打下了基礎。
明確發展方向 建筑業發展再加力
李學勇強調,做強新江蘇經濟離不開建筑業發展,建筑業發展急需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提質是指質量要提高,包括各產業、企業使用的建筑產品。增效不單是指有規模,一定要在價值面上有增效。而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改革開放,更離不開創新驅動發展。
面對當前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江蘇建筑業要搶抓機遇,尋找發展新動力。李學勇指出,江蘇建筑業既可以輸出勞動力,也可以輸出產能,國內外市場前景十分廣闊。要鼓勵扶持企業抱團“走出去”,形成合力,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同時,要注重園區建設,帶動產業集群發展。在此過程中,還要加強建筑業企業的監管和自律。
迅速落實要求 將重點工作落到實處
江蘇省政府常務會議召開后,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立即召開廳常務會議,梳理工作思路,明確重點目標。
圍繞建筑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推動建筑業企業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鞏固江蘇建筑“鐵軍”品牌等總體要求,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會同省商務廳、省外辦研究出臺加快推進全省建筑業“走出去”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建筑業企業走出國門、拓展境外承包工程市場;聯合省商務廳等相關部門制訂發布優質誠信工程承包商推薦目錄,力爭將更多企業列入商務部工程承包商名單,扶持該省實力強、信譽好、技術優的建筑業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組織江蘇建筑業企業參加境外展覽會,會同省商務廳、省外辦舉辦境外投資建設環境推介活動,幫助企業獲取當地各類投標承包許可,讓更多企業進入境外建筑市場。
今年下半年,江蘇省政府還將召開全省建筑產業現代化推進現場會,加大建筑產業轉型發展力度。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出臺政策支持該省建筑業企業與具備資格的央企組建聯合體,共同參與省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培育省內龍頭企業。同時,將加快全省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工作平臺建設,建立信用監管新機制,切實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到2015年年底,實現全省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實時互聯互通。
王璇
轉自《中國建設報》2版頭條